微信号:扫一扫 联系我们
该微专业综合了化学、生物、药学与食品学的前沿交叉学科,课程任务是运用生活中与化学相连的知识,从学生的吃、住、穿、保健等日常生活来取材教学,并依托老师的产学研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让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一批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生,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学会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日常生活事务,让化学知识更好的为生活健康服务。
(1)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发展的视角,去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遇到的现象和问题。
(2)跨学科建设,综合了药学,化学与食品学三门学科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培养其科学合理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3)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从日常生活取材,更能引起学生兴趣,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讨,进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4)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融合。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参观场所,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专业所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其对专业的热爱,进而促进其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更多的实践机会,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微专业以培养适应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的学科交叉型的新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开辟“跨界培养”与“产教融合”的双向培养体系,为各学科学生的职业和学术生涯发展拓展多重路径。具体而言,旨在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普及健康的科学知识。纠正学生谈“化”色变的现象,让化学知识更好的指导日常生活实践。
(1)系统掌握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了解化学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普及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能够灵活地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
(2)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学会从化学视角,去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遇到的现象和问题。
(3)跨学科建设,综合了药学,化学与食品学三门学科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培养其科学合理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4)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从日常生活取材,更能引起学生兴趣,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讨,进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让学生更深入了解该微专业所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其对该微专业的热爱,进而促进其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更多的实践机会,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微专业面向大二、大三全日制本科生招生,完成主修专业学习任务,学有余力者可报名。计划招生50人,所有符合报名条件者择优录取组建班级。
(1)学生申请:学生自愿填写《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生活健康化学微专业报名申请表》,于12月5日前提交至化学与材料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其中,纸质版报送至理工楼主楼407,联系电话;电子版以“微专业+姓名”命名,发送至。
(2)学院审核:根据学院自行制定的选拔方案,依据学生上一学年综合成绩从高到低进行专业排序,确定选拔名单,名额满为止。
依据综合成绩,根据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微专业选拔计划数择优确定拟录取学生名单。
考虑当前国内疫情形势严峻,拟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线上由老师统一进行授课,线下依托慕课、学习通等学习软件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材料,满足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求。同时依托团队教师的产学研项目,通过参观、见习等方式,到校实践基地与相关企业开展实践教学,让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则上尽量安排线下教学,以确保教学效果。
(1)微专业课程成绩由化学与材料学院管理,在微专业成绩单上显示。微专业课程不纳入主修平均学分绩点计算,微专业课程考核不合格的,不影响评奖评优和毕业资格。
(2)修读本微专业的化学与材料学院各专业学生,可将修满本微专业课程且已获得的微专业课程学分,经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学委员会审核批准、可申请认定为专业选修或通识教育相应模块的选修学分。
(3)修读本微专业的除化学与材料学院之外的其他各学院各专业学生,未修满微专业课程且已获得的微专业课程学分,经所在学院教学委员会审核批准可申请认定为通识教育相应模块的选修学分。
学生按照微专业课程设置要求,修读完成所有课程,经化学与材料学院审核后,报教务处审定,发放学校制作的微专业成绩单和证书。
教授,博导/硕导,福建省香药协会副主任,获评福建师范大学第三届“我最喜欢的好老师”称号,获评校本科课堂教学优秀奖、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等;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40多项,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70多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多件,多项成果在企业中实现了产业化生产。担任福建师范大学化妆品协会顾问,指导本科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互联网加比赛,获国家铜奖1项,省级金奖5项,银奖7项,铜奖3项,精准扶贫奖1项,并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生活药学》的主讲人。福建省慕课应用型本科教学团队负责人。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校级本科教学团队负责人。校线上线下混合金课《生活药学》和《生活医学》负责人。主编教材一本,参编三本,发表B类教改论文十10余篇。主持和参加省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科技论文16篇,授权专利8项。指导学生获得互联网+铜奖1项,创新创业训练国家级1项、省级3项。获课堂教学优秀奖三次、毕业生就业贡献奖4次。
教授/博导,化学与材料学院副院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省新世纪优秀人才。于2000年在武汉大学获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康奈尔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及材料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研究团队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需求的基础及应用问题,重点开展湿态生物组织粘附材料、止血材料的设计、合成和应用。
教授,博导,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省新世纪优秀人才,省先进材料化工基础重点实验室主任,省化工学会副理事长,无机化学博士点负责人。主要从事生物医用材料与药物控释方向的研究,已在ACS Nano、Small、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国内外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9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主持国家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重点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10余项,科研成果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化学与材料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高层次人才B类,2014年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无机化学专业取得博士学位,主要担任本科生课程,主讲《无机化学实验》、《日用化学品》、《化学专业英语》、《化妆品科学》、《化妆品科学与赏析》、《化妆品配方科学与生产工艺》、《能源化学》、《中级无机化学》等课程,主要从事无机纳米材料的合成制备及其在能源转化与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创新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等项目。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高层次人才C类,2020届福建省引进生。于2020年在清华大学获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高分子化学和有机化学相关研究和教学工作。指导学生获得2022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华南赛区竞赛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参与多项研究项目,主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需求的基础研究及应用问题,重点开展湿态生物组织粘附材料、止血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化学与材料学院高级实验师,硕士生导师。获评福州市最美女科技特派员称号。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财政推广项目、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科技厅产学研等各类科研项目20多项,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30多篇,SCI2区以上论文收录10多篇,已授权国家专利60多件。
化学与材料学院高级实验师,主持或参与中央财政推广项目、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科技厅产学研等各类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20多篇,已授权国家专利多件。
生命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生物化学相关教学与科研工作,荣获福建师范大学本科课堂教学优秀奖;福建师范大学“最喜爱的好老师”称号;福建省第三届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福建师范大学“教学大赛暨课程思政大赛”二等奖。获福建省第五届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优秀指导老师”、福建师范大学“优秀班主任”、“优秀实习指导老师”等称号。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师,主要技术专长为食品水产品和农产品加工技术,主要从事食品科学相关学科实验课程教学和科研。近年来主持省厅级项目、教育厅项目和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等项目,授权专利2项,发表论文10余篇。
福建师范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多家化妆品企业研发部负责人,具有丰富的化妆品研发与生产经验,负责化妆品企业见习实践课程。
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现就职于福州仁量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长期担任化妆品研发部总负责、生产负责人、化妆品安全评估员;开发了福龙、东艺善秀等系列品牌护肤品,参与完成已验收的三个科技项目及产业化的工作,获得2020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担任本微专业的食品、化妆品企业见习实践课程。
该课程是一门以化学为基础交叉学科。内容涉及化妆品基础、皮肤用化妆品、美容化妆品、化妆品质量检测、化妆品常用成分分析,旨在让学生了解化妆品在生活、化妆品方面的应用及药用化妆品的质量检测等知识。
该课程从芳香疗法的意义、芳香疗法的发展历史、芳香疗法的原则等基础知识入手,介绍了芳香疗法的重要性,重点介绍了芳香疗法的历史、原理以及芳香精油的提炼与选用,为芳香疗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同时在掌握芳香疗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以及手法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解决身体健康问题的知识,是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
家庭药物化学是关于一些生活中常见药物的发现、发展和确证,并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作用方式的一门学科。药物化学学科建立在化学和生物学基础上,是有关发现和发明新药、化学药物合成、阐明化学药物性质、药物的体内过程的化学变化、研究药物分子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涉及医学和药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药物化学课程是以药物的研究与发展为主线,根据不同类型疾病的治疗药物进行分类,通过对疾病发病原因的分析,介绍药物治疗的靶点和药物发现与发展的过程,结合药物发现的实例介绍药物设计和药物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该课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产生的新课程,旨在于说明家居环境主要污染物的来源,防治室内环境污染的有效对策。不仅教给学生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而且不是静态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科学认识生活中的现象问题,甚至是要能解决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该课程将用化学知识从营养角度和健康角度论叙关于地方美食、发酵食品、零食、调味品等。涉及食品成分配料的分析、水果风味、饮料风味、肉制品风味等类别,使学生了解风味食品化学的同时,拓展生活知识,科学健康的饮食。
本实践课程在于让学生对化妆品的理化知识,包括主要成分及性能有本质的认识,能按不同需求正确选用各类化妆产品。并为学生创造实验条件,让学生在实验室制造简易化妆品,巩固学生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该课程为学生将所学的“食品化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提供机会,让学生对课堂理论的主要知识点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兴趣,对培养其科研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该课程在于将芳香化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并为学生创造实践条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结合芳香疗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以及手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解决身体健康问题的能力。
提交地点:化学与材料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其中,纸质版报送至理工楼主楼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