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扫一扫 联系我们
【摘要】中学化学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化学教学应该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
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
又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化学教学不能脱离现
实,不能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应把课本知识同生活、生产、社会紧密联系起来,真正把所学知识落到实处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化学教学,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贴近学生生活,适应社会发展。我们现在的中学
化学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更要特别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让他们了解当今科技发展的动态,关心人类社会发展与化学的关系。如:环境保护、资源能源、卫生健康
、材料运用等,还要让学生了解当前人类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这样才能使化学教学紧跟时
展的步伐,富有生命力、感染力和时代特征。因此,作为化学教师,要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平时
的教学中,加强社会实际生活与化学教学的联系,努力使化学教学内容社会化、生活化。让学生从生活经
验出发,感受化学的亲切性和真实性,缩短与化学的心理距离,进一步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我
们生活息息相关。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利于化学知识的巩固、深化和能力的培养。
从学生所熟悉的实际生活现象出发,引发出课堂所要解决的化学问题。例如:在学习气体的溶解度时,可
以通过讲解为什么一些重要的档案文件必须用碳素笔来书写的问题,进而引入碳的性质;从生活中打开啤
酒瓶和易拉罐时饮料会涌出的现象,来引入影响气体溶解度因素的问题;还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净化
水的多种方法逐渐引入水的净化等化学知识。这样做以后,不仅仅把枯燥乏味的化学知识变得更加简单和
生动,而且也培养了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学习和实践能力。针对农村中学教学的普遍特点,可以把初中化
学的学习和农村的实际生产劳动更加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常见的化肥和农药的性能、使用方法和保管方
法,市场上出售的农药和化肥的配制浓度以及配制方法。把化学肥料的化学式和计算常用的氮、磷、钾化
肥有效成分的百分比含量等这些课本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结合起来去学习,使对化学知识的
学习不再那么枯燥和乏味,同时也培养学生把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能力,使学生们更加的热爱学习化学。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课堂,教师应该善于捕捉生活素材,采颉生活化学实
例,积级开发挖掘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和富有时代气息的教育素材,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在日常生活、
化学史实记载了化学发展过程中科学家的探索历程,它不仅揭示了知识本身,还渗透着科学的思想、科学
的方法以及科学家勇于探索的精神,它可以将化学的逻辑的推演同人们认识化学运动的过程联系起来,因
而是很好的教育素材。而新闻报道直接来自现实生活,更赋有时代气息和挑战性,一些社会共同关注的热
点问题、突发的事件都可以成为很好的素材。如能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问题、抗非典的消毒剂过
氧乙酸、污水池中硫化氢中毒事故、重庆天原化工厂的氯气泄漏事故、朝鲜火车相撞事件等等,这些真实
的事件可以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化学,激发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关注社会、关注环境、与时俱进
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实物、图片,可以将化学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在传统硅酸盐材料和新型无机材
料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寻找身边的这些材料,比较各种材料的性能,进而了解它们的用途。一个用
玻璃纤维制成的闪光装饰玩具可以让学生了解光导纤维,一下子缩短了高科技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另外,
一些影视作品、科教片也可以提供更生动形象的素材,并且具有探索、发现意义,如中央电视台第10套中
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生活小常识,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也是学生迫切想知道的内容。化学工业生产实际和
科学技术新发展可以为学生展示化学在人类生活和发展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合成氨工业》
、《硫酸工业》、《氯碱化工》、《河水的净化和硬水软化》等录像资料也是教师身边不可多得的好教材
建构主义强调的情境性教学蕴涵着应用意识,因而化学课程应该融入现代应用知识.化学源于现实,必
须用于现实. 建构主义的先驱皮亚杰认为,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就是连续不断的建构,用一句话概括
生活是化学问题永不枯竭的源泉。现行教材在编写别注意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从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化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提供了诸如处处可见
的生动、活泼、主动的生活中的化学的学习材料与环境。因此,教师要在充分学习、利用、挖掘教材资
源的基础上,让学生密切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交流汇报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化学;在使用教
材时,不要拘泥于教材中所呈现的具体素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
当然面向学生生活、面向社会发展的化学教学生活化其基础必须是以真实的生活为基础的,如果是为了达
到某个教学目的或是为了强化某个知识点而无中生有或谎称虚报的,脱离真实生活的虚假信息,将会导致
学生对某一物质、某一现象或某一情况产生错误的认识和理解,最终会影响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并对其造
比如,《原电池》教学引入的情境设计:格林太太是位漂亮、开朗、乐观的女性。当她开怀大笑的时候
,人们可以发现她一口整洁的牙齿中镶有两颗假牙:其中一颗是黄金的--这是她富有的标志;另外一颗是
不锈钢的--这是一次车祸后留下的痕迹。另人百思不解的是,自从车祸后,格林太太经常头痛,夜间失眠
、心情烦躁…医生绞尽脑汁但格林太太的病情仍未好转……后来一位年轻的化学家来看望格林太太,并为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内渗透社会生活中的化学,并使
其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进度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课内知识,同时也能及时拓展课外知识,使课内、
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累赘感,反而觉得所学知识更丰富,实用性更强。例
如,在氮和磷的教学中,以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氮气的包围之中的现实场景引入氮气的物理性质,说明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而引出氮气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也可以讲述在打雷闪电时氮分子与氧分子
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一氧化氮分子的场景,介绍了后续几个反应后,得出谚语----雷雨发庄稼
的结论。在讲到NO的毒性时,补充NO作为信使分子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功能,让学生带着惊讶的情绪对NO
通过紧密结合教材基础知识或重点知识的应用性知识的补充、讨论与交流,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化学的角
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社会中的化学问题的意识,另
一方面可以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
目前,我们能够从书本上更快、更多地学习到前人总结的经验,但是书本上的知识理论性强,与实际应用
间存在很大的差距着。如果一味地注重传授知识而缺乏引导学生到实践应用,那么最终势必出现高分低能
的结果。因此平时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例如,学习《卤族元素》知识后,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有关
我国部分地区缺碘而引起大脖子病的资料,然后组织组织学生讨论以下几个问题:碘的仓库在何处?沿海
地区为什么不需补碘?我国哪些地区需要补碘?补碘有哪些方法?现在的市售食盐中必需加碘(含IO3-)
,那么怎样检验市售食盐中含碘呢?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来分析回答。现在的许多
学校都开设了研究性课程,通过研究性课程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独立创新意识。如果我们
能结合日常生活开展一些研究性课题,将会起到更显著的效果。如地面装修选用大理石会增加氡污染,墙
面漆的使用会挥发出甲醛、三氯甲烷等影响身体健康的有机物。通过调查,学生还提出了计多减少室内空
气污染的办法,如尽量少用中国传统的爆炒做菜方式,以减少油烟的排放量。室内禁止吸烟;注意家电的
电磁波污染等等,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无机材料给人们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材料世界,衣食住行都与其有关。硅酸盐材料尤其是我国水泥产量居
世界第一,增强学生的自豪感;金属的冶炼,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再生能源的开发,金属的回收可解决
矿产资源短缺的矛盾,又可减少垃圾,改善环境。无磷洗衣粉的使用,可减少污染,避免赤潮的出现。有
机化学中的烃及衍生物同样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可降解塑料的使用,可解决白色垃圾的问题。增强人们
的环保意识。煤与石油的合理开采与使用,可解决能源问题,培养人们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善待地球,就
是善待自己,为子孙后代造福。化学教学中不仅有丰富的知识,更能让学生接受更多的国情教育,培养学
总之,化学知识是从生活中来,化学教学应回到生活中去。将生活中化学引入中学化学教学的形式是
多样的,可以从生活中的问题引入,也可以将化学向生活拓展延伸;可以在学校的小课堂,也可以是社会
大课堂。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课程资源,只要认真挖掘生活中的化学素材,通过有效形式将生活中的课程
资源与书本知识融合起来,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化学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