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扫一扫 联系我们
近日,据美国福布斯新闻网报道,36岁的中国留学生李某某因投毒被捕,他是南福州大学化学系博士生,目前已经被学校开除,并被驱逐出境。
据悉,2023年5月31日,居住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的乌马尔·阿卜杜拉,因为自己不在家,便托一个朋友帮自己取快递。这个女性朋友一到阿卜杜拉的家里,就给他打了电话,问他是最近刷墙了还是买了新家具?家里的化学品味道怎么这么重。按照这名朋友的描述,她的眼睛有灼烧感,像是被人泼了辣椒粉。
在随后的一个月时间里,阿卜杜拉和家人也多次闻到一股怪味,似乎是从靠近前门的水暖器那里传来的。他请来当地消防部门检查是否有化学品泄漏,但什么也没找到。他还把水暖器换掉,但这股怪味仍然会时不时出现。
更糟糕的是,这股怪味让阿卜杜拉一岁的女儿止不住地流泪,然后咳嗽直到呕吐,甚至一度掉起了头发。在排除多个污染源后,阿卜杜拉和妻子认为,他们可能是被人投毒了。
2023年6月底,阿卜杜拉在自家门口安装了一个隐蔽的摄像头,很快就拍到了人影。正是楼下邻居,正在南佛州大学攻读化学系博士的李某某。监控画面拍到,他拿了个注射器从门缝注射了东西到阿卜杜拉的家中。
按照阿卜杜拉的说法,自从女儿在去年8月出生以后,李某某就不断地向他抱怨噪声太大。不过,他没有直说孩子哭声太吵,而是抱怨“脚步声、拉抽屉的声音,甚至是扫地机器人”。
调查人员确定,李某某向阿卜杜拉家中注入的有毒物质是阿片类药物和氢可酮的混合物。他利用学校的化学实验室制造了这种混合物。
6月27日,李某某被捕,被控一项严重跟踪重罪、三项散布化学制剂罪和一项持有管制物质罪。他也因此被学校开除,并取消了学生签证。12月5日,李某某被驱逐回国。
就因为觉得邻居吵闹,博士就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投毒,昔日光辉的学子一瞬间沦为阶下囚,让无数网友可叹可惜。
读博不易,本来有大好前景却毁于一旦,而现实生活中,没有将自己所学专业用到“正道”上的例子还有更多。
2021年,一位化学博士孙某,就因为同事安排给自己的工作太多,每天都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自己觉得太累了,就决定给该同事的水里下毒,好让这位同事休息一下。
据其描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选择了用叠氮化纳这种试剂投毒,并且其还称为了避免同事死亡,前几次投毒还用了天平进行精确的称量。
他一共给同事投毒了6次,开始是200-300毫克的叠氮化纳。不过最后一次,他直接投毒了1.3g,而这个量,已经是在致人死亡的边缘试探了,法庭也由此认为孙某应当承担犯故意杀人罪的法律责任。
在法庭上,尽管孙某坚持自己只是想让小李“休息”,没有故意杀人,法官却认为,孙某作为一个化学博士,在专业领域应当是知道叠氮化钠有致人死亡的后果的,小李虽然没有死亡,但没死亡不等于不够成故意杀人罪,最后给予了孙某十年有期徒刑。
2003年,一名中科院的27岁博士生因多次参与制毒,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8年,并处罚金2万元,追缴违法所得4.2万元。
他帮助贩毒团伙研发并提供和可卡因合成线万元。此后,他将试验成功的1克交给同伙,并将和可卡因的合成线路资料通过邮寄、传真送达其他同伙。这名博士还多次到椒江帮助指导同伙研发可卡因。
2016年,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教授张正波联合朋友开设制毒公司,伙同化学专业研究生鲍某等人,生产国家管制的一类远销欧美,每月销售进账60万美元左右,堪称汉版“绝命毒师”。
最终被海关查获包裹时摸出制毒窝点,团伙成员先后被抓获。张正波等4人涉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在武汉中院受审。
法庭上,张正波等4人对指控犯罪事实不持异议,但辩称公司实为化工技术研究而非制毒。2017年3月,法院判处其无期徒刑。后被告上诉,2019年,武汉市中级法院认定张正波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有自首情节,将原判的无期徒刑改为有期徒刑15年。
对于这些高学历的科研人来说,所学的知识是一把双刃剑,只有用对了,才不枉寒窗苦读十几年。
学校教会了博士如何科研,强调了学术不能不端,但有时,让一个人学会遵纪守法,不用脑子钻法律的空子,不心存侥幸,或许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