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J9九游会·AG(中国)官方网站
+86 3894 69874

联系我们

J9九游会·AG(中国)官方网站
邮箱:ouzhou@admin.com
电话:+86 3894 69874
地址:西安省 在线咨询

行业新闻

【生活课堂】地震自救避险指南

发布日期:2023-12-22 05:13 浏览次数:

  地震是一种大地震动的自然现象,包括天然地震(构造地震、火山地震),诱发地震(矿山冒顶、水库蓄水等引发的地震)和人工地震(爆破、核爆破、物体坠落等产生的地震)。

  一般所说的地震,多指构造地震,当它足够大并发生在危及人类生存的地方时,就可能造成房屋倒塌,构筑物损坏,山崩地裂,人员伤亡。地震也是对人类经济社会构成威胁的众多自然灾害之首。地震的发生通常是人类没法避免和控制的,但掌握地震自救避险知识,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

  当地震来临时建筑物倒塌落在某个物体上,掉落的建筑物残骸会通过重力撞击到这些物体,使得两者相撞的位置会留下一个狭小的空间。这个空间被称作“救命三角”。

  身体尽量蜷曲缩小,卧倒或者蹲下,用手或其他物件护住头部,“伏而待定”,使身体重心降低,同时,双手要牢牢抓住身边的牢固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暴露在物体外而受伤。

  保护头颈部:如果没有可抓的固定物或保护头部的物件,则应采取自我保护姿势:头尽量向胸靠拢,闭口,双手交叉放在脖后保护头部和颈部。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书包、被褥、沙发垫等顶在头上。

  目前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可根据情况充分利用12秒钟自救时间跑出室外,来不及跑的可迅速躲在坚固的桌下、床下、家具旁及紧挨墙根处,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使用坐垫、被盖等物保护头部颈部等要害部位,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入的灰尘。正在用火的应当立即熄灭炉火,随手关掉煤气或电源开关,然后迅速躲避。远离可能坠落的物体,不要站在窗户边。

  远离高层楼房的窗户或阳台,寻找房间内的救命三角和室内易避震的地方,如卫生间、厨房等地。地震时,高层楼房面向马路的那面墙很不稳定,高层楼房的窗户更要远离。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能使用电梯。一旦断电,上不来下不去就卡在里面出不来了。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可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

  在车站、剧院、教室、商店、地铁等场所的人员,切忌乱逃生,要保持镇静,就地择物(排椅、柜架、桌凳等)躲藏,伏而待定,然后听从指挥,有序撤离。

  要远离建筑区、大树、街灯和电线电缆。不要在石化、煤气等易爆、化学有毒的工厂或设施附近。不要位于明火的下风。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快到开阔地靠边停车,注意保持车距,留在车内。不要把车停在立交桥、高楼等建筑物下、大树旁,或电线电缆下。

  正在学校上课时,学生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有组织地迅速撤离教室,到安全的地方。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重要的是平时学校要多组织演练,做到快速撤离,有备无患。

  强烈震动时,人在室内靠近窗户易被甩出窗外;在室外时易被震碎坠落的玻璃幕墙及倒塌的外墙等砸伤。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被埋压人员能否得到迅速、及时的救治,对于减少震灾死亡意义重大。大地震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压人员生存率可达99%。由此可见,自救互救是减少伤亡的主要措施之一。

  自救是指人们利用自身的条件排除危险,保存生命。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你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扩大活动空间,稳定下来,设法脱险,若无力自救脱险时,保持头脑清醒,不可大声呼救,要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等待救援。

  2.救人原则:先救近,后救远;先救易,后救难;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

  3.救人方法:挖掘被埋压人员应保持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使伤者先暴露头部,清除其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进一步受伤,脊椎损伤者,搬运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当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应立下标记,以待救援。

  严寒的冬天地震,首先要警惕低温症的发生,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会出现寒战、躯体僵硬、少尿、皮肤冰冷、冻疮、红斑、水肿等症状,还可能出现头晕、头痛、饥饿、恶心、腹胀、不安等全身症状。那么该如何保温保暖呢?

  1.地震后,可能会长时间待在户外,这时候需要做好身体防护,可以多穿几层衣服,保护好身体的关键部位,如头部、手部、背部、双脚等。

  2.在救援物资未到来之前,利用周围的资源,如废弃的布料、塑料布、报纸、泡沫等材料来制作简易的保暖衣物,可以抵挡寒风和低温。

  3.保持身体的水分和能量,在寒冷的环境中,身体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和能量,尽量选择高能量的食物来补充体力,如牛奶、豆浆、鸡蛋、藕粉、蛋糕、巧克力及甜食等,但注意不要过量饮酒御寒,因为饮酒带给身体的温暖只是暂时的,一旦酒精的作用消退后体温就会迅速下降,导致身体失去热量平衡。

  4.如果出现疑似低温症症状时,要迅速脱离寒冷环境,用保暖性好的棉被包裹身体。若出现心脏骤停、呼吸消失等迹象,需要及时就医,采取心肺复苏,直至体温恢复正常。

  总之,在地震后严寒的环境中,需要做好身体防护、寻找遮蔽处、利用周围的资源、保持身体的水分和能量,做好保温保暖措施,避免低温症出现。

  6.不随地大小便,不随意丢弃垃圾,及时深埋动物尸体,注意保护水源,防止水源污染。

  2.如果发现病人突然发高热、头痛、呕吐、脖子发硬等,需要赶快找医生诊治。

  破损的伤口不要与土壤直接接触,发生深度外伤时及时就医,必要时须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3.计时后不得再新加入物品,否则持续加热时间应从重新加入物品再次煮沸时算起。

  1.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占地震发生地省(区、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7.0级以上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6.0级以上地震,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2.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6.0级以上、7.0级以下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

  3.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较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4.0级以上、5.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

  4.一般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4.0级以上、5.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根据《国家地震应急预案》(2012年8月28日修订),国家级响应机制,根据地震灾害分级情况,将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1.应对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启动Ⅰ级响应。由灾区所在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

  2.应对重大地震灾害,启动Ⅱ级响应。由灾区所在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情况,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国家地震应急工作。

  3.应对较大地震灾害,启动Ⅲ级响应。在灾区所在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支持下,由灾区所在市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中国地震局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灾区需求,协助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4.应对一般地震灾害,启动Ⅳ级响应。在灾区所在省、市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支持下,由灾区所在县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中国地震局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灾区需求,协助做好抗震救灾工作。(本版编辑综合整理)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2 ICP备案:陇ICP备17001500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甘)字第079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编号:甘B2__20120010

  主办: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团:甘肃和谐律师事务所()甘肃天旺律师事务所()

+86 3894 69874